胜者即正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二百四十一章 严峻的局势,伐清1652,胜者即正义,久久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随着孙可望大军围困南京,长江沿岸除了少数几个城市,基本上都已经被明军收复,清廷在江南浙闽地区的统治也随之被分成了江南,江北两部分。

不止如此,受到孙可望围困南京的影响,山东,山西,河南等北方省份的义军趁着清军腹地兵力空虚之际,再度活跃起来。

而这些义军有了军情司的粮食支援,又经过了老兵数月的训练之后,战斗力大幅提升,若不是缺乏盔甲火药等装备弹药和攻城器械,声势还能更大。

与此同时,李来亨和刘文秀也开始了行动,高第固守南阳,吴三桂一面和刘文秀继续保持秘密联系,一面联合陕甘地方力量,正积极谋取更高的权力。

不过,阿尔津和李国翰的掣肘又使得他颇为忌惮,并不敢明目张胆。这个时空的吴三桂因为保宁之战的失败和之后的一系列局势变化,并没有原本那样的胆识。

要知道,便是原本历史上,这一年的吴三桂也还没有任何称帝的心思,更别说是现在了,他更想做的是一个镇守一方的实权军阀。

但如今的局势还不明朗,要想立于不败之地,他需要更多的筹码,让刘文秀答应他更多要求,而清廷的承认在这上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
毕竟,吴三桂经历了那么多勾心斗角,在战场上也是九死一生,政治嗅觉已经极其灵敏,刘文秀的推脱和敷衍让他明白了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。

换言之,这已经不是当初山海关的那个吴三桂了,他若是再毫无依托地反正投明,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,孙可望,刘文秀这些人可不需要他打仗。

所以,当孙可望围困南京的消息传到西安之后,吴三桂在阿尔津,李国翰,金砺等人面前固然是一脸忧愁,担心不已,但心里早就已经乐快花了。

而正如他所预料,清廷在收到消息之后不久,便开始重新谋划陕甘地区的部署了。随着局势的恶化,从这里抽调出珍贵的数千八旗精锐兵马,已经成了当务之急。

清廷的满洲贵州中,做好最坏打算,退回关外固守,甚至继续北撤黑龙江的一派已经得到了顺治和孝庄的重视。顺治皇帝甚至还派出了大臣出关筹备,特别是黑龙江流域不断传回的坏消息,原本清廷无暇顾及的,但现在也成了极重要的事情。

当然,这些都无碍真正的大局,决定着明清命运的大战,在江南,在南直隶,江西和福建,是孙可望,李定国和郑成功,他们的对手,是岳乐,洪承畴,屯齐和陈泰......

在孙可望率主力继续东征之后,张勇和陈德多次派兵出城袭扰城外的殿前军,但全都无功而返,不过也没有损失什么兵马,双方都因为兵马不占优势,仍旧处于僵持状态——安庆仍在清军手中,城外依旧是殿前军。

而南京城外,局势还要更和平些,孙可望并没有立即攻城的打算,他现如今麾下包括张煌言,冯双礼两部人马,总兵力在十万以上,这可不是包含辅兵,家属的虚数,而是真正的实战之兵,但对于南京城这种比武昌还要大得多的坚城,他并不算占有多大优势。

就像岳乐和洪承畴在等屯齐和陈泰一样,孙可望也在等李定国和郑成功,只要李定国和郑成功一路胜了,南京城内的清军必然军心崩溃,那个时候,才是真正不战而屈人之兵,以最小代价取得胜利的时候。

南京城虽然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,但孙可望并没有要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它的意思,他的敌人虽然只有鞑清,但对手却不止这一个。

江西抚州府,李定国仍旧在勐攻东乡,抚州府城也同样还是围而不攻。东乡城虽然经过了加固和修缮,城中兵马粮草充足,但也经不住李定国五万多大军,三十多门千斤火炮的连续勐攻。

而汉岱和刘芳名也没有尚可喜的本事,并不能依靠主动进攻,击退李定国的兵马。若是不出意外,东乡城破,如今只是时间问题。

“李定国的斥候到了龙虎山?”屯齐看着那幅挂在墙上的抽象派地图,在那里自言自语了一会,听到了有人走进来之后,才转过身,对着走到他面前的苏克萨哈问道:“东乡还能坚持多久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天降龙医

百里常青

女总裁的护花高手

三米

重生我不想当男神

凡生墨

诸天源引

久猫